为了顺利开展2020年-2021年的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,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,望同学们积极踊跃参加。
一、项目形式
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(以下简称“大创项目”)形式包括创新训练项目、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。
1.创新训练项目形式
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,在指导教师指导下,鼓励大学生对学习、生活、社会、经济、政治、生态等问题开展社会调查、科学研究,并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、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、研究报告撰写、成果(学术)交流等工作。
2.创业训练项目形式
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,在指导教师指导下,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,通过社会调查、市场分析等方法,编制商业计划书、开展可行性研究、模拟企业运行、参加企业实践、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。
3.创业实践项目形式
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,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,采用前期创新、创业训练项目的成果,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,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。
二、项目流程
大创项目历时一年,分为前期、中期、后期三个阶段,在每个阶段都会进行相应的考核,并综合考评形成最终的大创成绩。
考核方式包括:提交项目进度书、制作汇报PPT、限时答辩等。
三、项目申报
(一)申报原则
按照“自由申报、公开立项、择优资助、规范管理”的原则,重点资助具有一定创新性、探索性、研究方案可行、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。
(二)申报条件
1.项目以个人或团队形式申报,每个项目总人数不超过5人,项目成员为在校二、三年级本科生(对成绩突出,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一年级学生此条件可放宽)。
2.每位学生只允许参与1个项目,有参与大创项目不良记录者(抄袭、中途放弃、不合格等)不得参与再次申报,已立项但未结项的项目成员不能再次申请。
3.创新训练项目、创业训练项目须配有与项目研究领域相匹配的专业指导教师1名,创业实践项目须配有学校专业指导教师和社会企业指导教师各1名。
4.项目内容不得与往年项目雷同,但允许在往年项目基础上继续开展深入研究活动。
(三)其他注意事项
1.有职称变动的指导教师、学籍异动的学生,在登录系统后,请先自行维护个人信息(或到教务处实践教学办公室进行调整),再进行项目申报。
2.所有项目结项时,学校将对结项报告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,结项报告文字重合百分比不能超过40%,通过检测方可参加项目结项。
3.针对项目有外出调研等事项时,应提前向各学院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申请,按照学校请假制度进行请假,并确定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。
4.项目执行具体内容请查询附件《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指南》和《北京物资学院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管理办法》(物院发〔2018〕31号)。名
三、报名方式
12月28日中午12:00前将电子版申请表发至邮箱[email protected]
请参赛队伍务必准时提交电子申请表一份,避免影响后续赛程的安排。
联系人:
芮嘉明(老师 ) 电话13811790245
张筱琪(学生) 电话18217841614